提 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期间,不仅对此多有论述且亲力亲为。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论述,涵盖了党外六支队伍(统一战线六大领域)和四个环节。从纵横两方面考察分析习近平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维方法,纵的方面主要在于理清习近平这一思想的发展脉络,横的方面主要在于剖析六支队伍的个性、共性和四个环节的本质要求,以求对习近平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想论述有一个立体的、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为促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乃至整个统一战线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方法论。
关键词:习近平 党外代表人士 六域四环 统一战线
作者:杨卫敏,男,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杭州 310025)。
党外代表人士是统一战线的重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形式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六支队伍(即统一战线六个领域)建设和党外代表人士发现、培养、使用、管理等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这里姑且称为“六域四环工作法”。本文从纵横两方面,对习近平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想论述进行探析,探究其发展脉络和本质要求,促进“六域四环工作法”的落地、生根和发展。
一、习近平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思想发展探析
习近平同志长期在地方工作,上世纪80 年代初开始先后在县、市和省党委政府工作,担任过党政主要领导也担任过分管统战工作的副书记,对统战工作高度重视,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也多有论述。到中央工作后,作为分管组织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对党外干部的培养和安排也十分关注和支持。党的十八以后,习近平同志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出了战略性的思想论述。这里分阶段考察这一思想的发展脉络并作探析。
(一)从河北正定到福建:特别强调党外干部培养使用既不降格以求又不求全责备
一是举荐党外人士担任政府部门正职。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县任职期间,与党外知识分子贾大山的交往故事更是传为佳话。贾大山属于有个性的党外知识分子。“淡泊名利,无心仕途。他上学时未入团,上班后未入党。省作家协会多次调他去省城工作,他坚决不去,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作品研讨会,他居然没有出席。”① 习近平同志与贾大山思想交流、沟通、引导,最终结成挚友,就文物保护问题拜贾大山为师,并举荐贾大山为县文化局局长。安排一个党外人士担任政府部门正职,这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初是具有相当魄力和胆识的。
二是强调对党外干部要一视同仁。习近平同志在担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期间,要求各级党委要重视做好党外人士的安排使用工作,把发现、培养、选拔、考核、使用党外干部作为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② 其中还特别强调:“要积极举荐符合干部“四化”条件、德才兼备的党外干部担任适当的领导职务。首先是欢迎他们来,不能有偏见。“四化”方针中革命化这一条,很多党外人士同样是具备的,不能认为不是共产党员就不具备革命化。”③ 但与此同时,我们选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实职,也不能降格以求,要符合“四化”方针,一视同仁,不能由于是党外人士而放宽标准。
④ 如果基本素质和条件具备,可以在选拔上破格使用,适应形势要求。选拔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要保证他们有职、有权、有责。⑤
三是强调加大党外人士实职安排的力度。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分管统战工作的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强调党外人士实职安排工作不仅不能“滑坡”,还要切实推进一步。要抓好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特别是厅、处两级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选派党派机关干部和其它统一战线成员到不同层次的领导岗位上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同党密切合作的意识。⑥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那些政治表现好、德才兼备、成绩突出、勇于开拓的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干部,应大胆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⑦ 值得关注的是,这里已明确提出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实践锻炼党外干部的思想。
四是强调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指出要把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中去,统一规划,统一培养、选拔、安排,把党外后备干部的跟踪考察、培养锻炼、选拔安排等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党外科处级干部这一层抓好,为下次换届打下牢固的基础。基础牢靠,才能循序渐进,避免短期过快提拔、越级提拔等问题。⑧ 强调要解放思想,积极培养。要坚持干部的“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既不降格以求,又不求全责备,开阔视野,广识人才,发现人选。对已确定的培养对象,平时要注意做好培养工作,创造锻炼机会,树立党外人士的良好的形象,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强调要提高党外后备干部的素质。特别指出,对已经担任领导职务、包括实职和党派职务的党外干部,要加强联系,这是统战部门职能范围的工作。对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反映、帮助协调解决,对他们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纠正。⑨ 实际上,这里已把党外干部建设的“四环”贯穿其中了,特别是“管理”环节,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但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要求也十分明确和具体。
(二)从浙江到上海:特别强调要注重党外人士实践能力提升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期间,适逢全国第二十次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 号)和《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发【2006】15 号)先后颁布,中共浙江省委在贯彻中央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中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和要求。提出要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改进和完善选拔任用方式,实行组织推荐和公开竞聘、竞争上岗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形成有利于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①
一是进一步拓宽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渠道。既要抓住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源头领域,又要注意从新的社会阶层和留学归国人员等群体中选拔人才,不断改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素质和结构。② 这与习近平同志在2015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中关于党外代表人士识才、储才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强调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习近平同志要求: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安排过程中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他要求把能力建设作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关键,切实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③ 在与党外年轻干部谈心时,习近平同志鼓励他们到基层接受锻炼。他多次强调“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选拔和选派优秀党外干部到上级机关、到基层,到国有企业、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到环境复杂、条件艰苦的地区或者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通过任职、挂职锻炼或多岗位交流,增强其组织协调能力;要组织党外代表人士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提高其参政议政的能力。④ 习近平同志指出:事实证明,党外人士担任过实职以后再到党派机关工作,各方面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⑤
三是要求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实职安排工作并保证其有职有权有责。要结合换届,切实加大党外干部选配力度,强调特别是司法机关中党外人士的安排要争取全部达标。⑥ 要保证已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职有权有责,对他们分管工作范围内的重要事项包括人事问题,应事先听取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除有特殊规定外,党委(党组)会议要请领导班子中的党外干部列席,使他们真正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其合作共事的能力。⑦ 要继续贯彻执行把一部分优秀人士留在党外的政策规定,发展优秀党外人士入党事先征求统战部门的意见。⑧
四是实施党外后备干部“十百千工程”。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把党外干部后备队伍建设纳入浙江后备干部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⑨ 2005 年6 月《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和2006 年12 月《中共浙江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都明确提出组织实施“十百千党外后备干部工作工程”,即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的常数,保持在省级十名以上、市厅级百名以上、县处级千名以上。党外后备干部数量应不低于本级整个后备干部总数的10%。同时指出,要加强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通过交流任职、上挂下派等方式,为党外干部的成长铺台阶、搭舞台。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的工作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在海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代表人士队伍,共同开创上海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① 由此可见,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思想。
(三)在中央任职期间特别是担任总书记以后:从战略高度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使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2010 年6 月,国家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核心竞争力从人口转向人才。从2010 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续3 年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写入工作要点。2012 年2 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 号)。此间,习近平同志作为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坚持把配备党外干部作为硬任务,纳入总体规划,搞好换届安排,有力推动了文件精神的落地。
2015 年5 月,《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颁发,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包括党外人士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在内的具体政策作出明确规定。值得关注的是,中发【2012】4 号文件完善和创新的7 项政策,在条例中都能找到,而且与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期间的相关思想论述一脉相承。例如:针对党外干部存在的“三少一多”现象(即:基层经验少,交流少,担任正职少;越职提拔的多),4 号文件和条例都贯彻“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的理念,提出将党外干部纳入党政领导干部交流总体安排,在开展试点基础上积极稳妥推动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2015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特别是他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发现、培养、使用、安排四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重点是科学使用、发挥作用,关键是加强培养、提高素质;要有意识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同时,要开阔选人视野,如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归国留学人员纳入视野,有针对性地物色培养一批优秀党外代表人士。② 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对党外代表人士多层级多岗位历练,特别是注重从基层干起,指出:“人才成长既靠个人努力,更靠组织培养。要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但领导能力是要经过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职务历练而成的。这是干部成长的规律,党内党外概莫能外。对重点人选,要安排到必要岗位进行锻炼培养。特别优秀的也可以放到正职岗位、重要岗位上去历练,帮助他们砥砺品格、增长才干”。③
二、习近平对六支队伍建设要求的个性与共性分析
习近平同志在论及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时,都谈及了要加强该领域的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涵盖六个领域六支队伍,即:民主党派骨干、无党派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港澳台和海外代表人士。这六支队伍各具特点,所以目标要求和方式方法上也各有侧重。
(一)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在提高“五个能力”
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政治素质高,参政党意识增强。目前,一支数量较充足、结构较合理、影响力较大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基本形成。但社会影响大、参政议政能力强、团结带领成员发挥作用好的高层次人才相对较少。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新老交替、政治交接,确保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强调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特别强调要拿出一些岗位甚至是重要岗位培养党外干部,先从基层岗位干起,从中选拔一批优秀人员逐步到地厅级,在这些人中再选省级民主党派主委就容易了。这个递进的过程必不可少,要防止拔苗助长、半路掐尖。针对2016 年民主党派中央和省级组织换届以及各级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习近平同志提出要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并重申提高五种能力。① 强调换届中,各民主党派换届要搞好政治交接,努力换出新干劲、换出新气象。②
(二)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重在建立高层“列名制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党派代表人士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缺乏旗帜性人物,而且越到高层越缺乏。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重视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省委文件明确要求“着手积极稳妥地培养、选拔和安排新一代无党派代表人士,推进新老交替”③。
党外知识分子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源头。党的十八后,习近平同志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④ 重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最大限度地把知识分子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当前,无党派人士的来源已从传统的体制内党外知识分子扩展到党外、体制外和海外。习近平同志在2015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关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自由择业者(包括律师、注册会议师、税务师、评估师等)、留学和归国留学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和意见人士这三类群体。特别是随着体制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影响、政治诉求、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还指出,要关注那些具有特殊性的知识分子,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下功夫做好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等群体的工作,引导他们发挥好建设性作用。⑤ 2015 年5 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到“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一词,并专门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⑥ 强调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
2017 年2 月,全国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专门提出,建立新阶层代表人士“列名制度”。“列名”,实际上就是确立代表人士,使这些专门人士中的优秀代表能脱颖而出,成为无党派代表人士。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项工作可以借鉴推广到整个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去。
(三)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建设重在引导做合格的建设者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2016 年全国两会“3.4 讲话”中都一再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三个一”的要求:着眼一个目标,就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致力一对关系,就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既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又打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打造一个载体,就是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为促进“两个健康”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对有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适当政治安排是一项重要工作;但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考察,做好综合评价,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推荐出来。① 2016 年6 月,经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由中央统战部、中央组织部、全国工商联等14 家单位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的意见》正式下发,把综合评价作为上述各类安排的前置程序,真正体现“凡进必评”。
新生代非公制经济人士是习近平同志关注的一个新兴群体,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讲话中有专门论述。当前新生代企业家引导培养工作不仅是民营企业的“家事”、“私事”,更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与老一代企业家相比,新生代企业家总体上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一是学历高、起点高,创业创新意识强。二是实践经验少,特别是对国情了解不全不深。三是创业环境更复杂,社会责任感弱,社会关注度高,公众认可度低。浙江一直高度重视做好新生代企业家教育培养引领,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组建各级“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文化上有内涵、责任上有担当”的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四)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在培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干部
进入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队伍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政治参与能力逐渐增强。但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总体偏少,同老一辈相比,在政治信念、个人威望和政治影响力、社会号召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② 他特别指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包括学术、文化、艺术、技术、宗教等各个领域,他们思想活跃、能量不小,要纳入工作视野、加强引导,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培养一支政治上跟党走、自觉认同中华民族精神、学识上有造诣、工作上有实绩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队伍。③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并首次提出了民族地区好干部“三个特别”的标准,即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目前数量上来了,但结构不尽合理,政工干部偏多,业务干部偏少,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和复杂环境能力的干部少,梯队不完备、急用再找现象突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大力培养选拔。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还可以交流到内地、中央和国家机关任职。① 2017 年3 月,中央有关部门共选派523 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上挂,到东部发达地区横挂,到企业挂职学习。
(五)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在提升宗教造诣和影响力
目前,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新老交替已基本完成,中青年代表人士逐步走上各级宗教团体领导岗位。但经过正规宗教院校教育的教职人员占比偏低,特别是有影响、能服众的代表人士还不够多。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指出,做好宗教界接班人的培养工作,这是整个宗教事业发展的头等重要的事情,关系到老一代宗教界爱国人士开创的爱国爱教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一支热爱祖国,接受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宗教学识,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并能善于联系信教群众的接班人队伍,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和管理,保证宗教事业后继有人。② 他希望各宗教团体要有长远眼光和现实紧迫感,继续抓紧培养一支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又有相当宗教学识,能联系信教群众的年轻宗教教职人员。特别强调“目前已进入各级爱国宗教组织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要在进一步提高自身上狠下功夫。老一辈宗教界领导人,不是一天、两一的功夫成长起来的,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加强培养,无论是在政治素质方面,还是在学养方面都要进行培养”③。
主政浙江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大力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帮助宗教团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④ 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指导、帮助和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爱国爱教教职队伍,保证宗教组织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⑤
2016 年4 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同宗教人士交朋友,在思想上关心、在政治上帮助、在生活上照顾,提出了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标准,即: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从、关键时起作用。强调要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领导班子。⑥
(六)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工作重在争取人心、赢得青年
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数量不断增多,但结构不平衡,工商界人士占绝对主体,港澳中产专业人士的比例明显过低,岛内中下阶层、中间势力、中小企业、中南部等“四中”群体的代表人士相对不足,特别是港台青年工作面临重大挑战。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港澳台统战工作主要是争取人心的工作,而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① 赢得青年,必须以创业为平台给予他们发挥才能的舞台。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② 同时,要以贴近港台青年、能够为他们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加强联谊沟通,进而培养其中优秀的积极人物。要探索建立与港澳台海外青年社团的定期联系和交往机制,从中物色和培养代表人士。
从以上横向考察六支队伍建设后不难发现,尽管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各有针对性、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但习近平同志对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论述分析仍有其共性,特别是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几条原则需要把握:
1.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这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出发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和优势,就在于通过制度安排,支持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党制度的效能,重点在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制度安排不同于一般的人事安排。党外人才也是国家的人才;党外干部也是党的干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当今中国政治制度框架下的“稀有政治资源”。
2.着重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这是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根本点。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统战工作条例都把正确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作为统战工作的一项重大原则。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正确把握和贯彻这一方针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着力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增进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和引导多样性。特别是对党外知识分子,只要政治方向上没有问题,应当多尊重和包容,多看他们的主要方面,多看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做到容人之异、容人之短、容人之失。① 这一原则,始终作为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和基本标准,贯彻于党外代表人士推荐选拔、教育培训、作用发挥、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
3.始终坚持联谊交友这一重要工作方法,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鲜明特点。联谊交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基本方法,对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健康成长具有独特作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都与联谊交友密切相关,发现储备是确定对象、建立友谊的过程,教育培养是增进共识、深化友谊的过程,选拔使用是发挥作用、检验效果的过程,监督管理是确保质量、健康发展的过程。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
他强调,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多不多是数量问题,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是质量问题。特别是要交一些能说心里话的挚友诤友,想交到这样的朋友,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① 要通过联谊交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增进沟通信任,提升五种能力,不断巩固党与党外人士的团结合作。
4.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分类施策。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天统一战线成员加起来达几亿人之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统一战线的重点是党外代表人士,仅从促进五大关系和谐角度看,党外代表人士六支队伍建设必须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但是,统战人士涉及党内外、体制内外和海内外,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其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模板。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现在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构成更加多样,需要针对不同特点分类施策。② 这里的“分类施策”指的就是针对这种层次性、差异性和复杂性,设计小切口的渠道,采用个性化方法,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六域四环”思维方法的若干启示
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想论述,对做好新时期党外人士培养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
(一)把握规律,加强规划,优化党外干部成长路径。一般而言,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既要符合人才的一般成长规律,同时也有其特殊性,要受到本人的政治素质、党派身份、专业成就、能力结构、
人格魅力、奉献精神,以及所处的政治环境、组织培养取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从总体上讲,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过程可分为角色积累期、角色完成期和角色升华期三个阶段,呈现出一定的成长规律。一是从根本属性来看,大多已从单一身份向多重身份转变;二是从成长路径来看,一般都是从自然发展到组织培养成长过程;三是从影响力来看,大多有从专业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的过程;四是从政治作用发挥来看,大多由一般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因此,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总体谋划、从长规划。比如:针对民主党派换届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代表人士队伍方面的情况,要未雨绸缪、及早准备,着眼2021 年至2022 年各级党派组织换届抓好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针对无党派代表人士稀缺的紧迫性,着重抓源头和基础,浙江提出实施高校无党派人士“青苗计划”,着眼为下一轮换届储备人才、蓄养水源,到2020 年,实现全省培养1000 名左右无党派青年骨干的目标;坚持拓宽视野、关口前移,把更多优秀的无党派青年骨干纳入统战工作视野,纳入团结联系对象,纳入教育培训范围;建立健全无党派青年骨干培养和使用机制,深化校地合作机制,拓宽无党派人士的培养路径,形成工作合力。重点推进党外后备干部“十百千工程”的实施。
(二)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推进基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科学化。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和储备,注重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党外干部资料库,注意拓宽眼界,积极探索从新阶层、留学归国人员队伍中发现、特色代表人士;推行在基层一线中培养和锻炼,建立党外干部“几上几下”历练机制;坚持在创业创新中选拔和任用,注重搭建展示平台,开展“晒实绩、比担当”党外干部年度工作述职。争取在发现上有硬要求、培养上有硬举措、使用上有硬指标、管理上有硬招数。特别是要抓住实践锻炼这个重点,补齐党外干部短板。浙江省着眼提升党外干部实际工作能力,探索交流任职、下挂锻炼、上挂锻炼、横向挂职、基地锻炼以及专题性挂职锻炼等党外干部“实践锻炼六法”,共有200余人得到了相应锻炼。在此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人岗相适”的原则,作出因才施用、人尽其才的安排。
(三)讲求方法、统分结合,既探索建立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又坚持分级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六支队伍”建设,根据各领域代表人士特点,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数量与比例、培养与使用等关系,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工作程序、确定各个环节的任务,提出落实措施,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规范有序的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
总结借鉴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的经验,探索建立党外代表人士总体综合评价体系和分领域评价指标。
要关注特殊群体代表人士队伍的培养选拔工作,如:要建立健全新阶层人士列名制度,加强新一代企业家传承培养,关注网络新媒体从业人员和意见人士中的代表人士。针对这些群体和工作的特殊性,要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和讲求实效的特殊方法。例如,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引导新生代企业家成为“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文化上有内涵、责任上有担当”的现代企业家。
(四)加强和改进管理,探索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在能力提高,党外代表人士五个能力建设中,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是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统战工作条例新增的内容,也与管理环节紧密相关。党外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重在发挥各种制度机制的长效作用。以浙江为例,当前要重点围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和改进对党外代表人士管理这一新生和薄弱环节。要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制度管理,着力建立健全定期考评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表现、思想状况、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切实把好队伍的“入口”和“出口”关,保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纯洁性。要在丰富管理形式方面下功夫,积极落实建立人大、政协党外常委履职情况考核、约谈和不称职委员退出制度。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组织部门要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统战部门,同时建立统战部门与人大党组、政协党组的定期联系制度,建立与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党组织日常联系制度。
(五)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促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范化发展。制度管根本,机制管长效,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中谋划和推进,是确保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规范有序见成效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发现吸纳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培养使用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作用发挥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联谊交友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合作共事制度和机制。尤其是合作共事制度和机制,在一批优秀党外干部担任政府部门正职后,这一制度和机制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