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永州日报:北大走来的“愚”教授

发布日期:2015-03-12    作者: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方网站 摄影: 系统管理员

http://paper.0746news.com/Qnews.asp?ID=54802

北大走来的“愚”教授

 

张京华在指导学生考察。

 湖南日报记者    唐善理    本报通讯员    周平尚

   1200年前,柳宗元从长安被贬至当时称为“南蛮之地”的湖南永州;12年前,张京华自愿放弃北京大学教授的优越岗位,也来到了这个边远之地。在九嶷山下,他迷上了舜帝、湘妃,迷上了柳宗元、周敦颐、怀素、何绍基,迷上了鬻子,迷上了博大精深的湘楚文化

  唐代柳宗元1200年前从长安来到永州,在潇湘河畔的冉溪边结庐而居,将冉溪改为愚溪,写下了《八愚诗》、《愚溪诗序》、《永州八记》等传世华章,从而成就了他“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地位。

    今日被称为“愚”教授的张京华,自愿放弃北京大学教授的优越岗位,来到位于愚溪河边的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方网站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十几年如一日,桃李满天下。年初,张京华入选湖南省2014年十大教育新闻人物。2月中旬,湖南教育网又公示其为湖南省参加“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推选展示活动提名人选。3月6日,山东中国孔子研究院派专人赶到我市,将特聘研究员证书送到张京华的手中。

  从北京到永州,湘楚文化让他痴迷

    “这个寒假过得很值,有收获!”3月6日,在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方网站学报编辑部张京华的办公室,张京华指着寒假里刚刚定稿的一部50万字的《王馀祐集》和一部40万字的关于湖南与越南研究的新书稿对笔者说。

     陪同张京华一起度过这个寒假的,是张京华的学生张晔。张晔告诉笔者,师母回河南老家陪父母过年,他与张老师买了120个鸡蛋、几蔸白菜、几斤面条,除了每晚回家睡几个小时,张老师20多天来都是在办公室看书、写书和整理书稿。大年三十晚上,两人煮了碗速冻饺子吃,就算过年。

    瘦瘦的个子,一个小平头,朴素的棉衣、布鞋,一眼望去,张京华真的是有点“学究”的派头。

    张京华是北京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的第10年,他因研究庄子哲学、燕赵文化卓有成效而被北大破格评为副教授,那年他刚过30岁。

    2003年,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方网站的一则招聘启事,改变了当时已是教授的张京华的人生轨迹。

   “我与永州很有缘分。”张京华说,他读大学时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读到“窥九嶷,浮于沅湘”等句,开始关注九嶷山和潇湘文化。有意思的是,他高中时喜写古体诗词,还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子嶷。他解释说,“嶷”有两个意思,除了特指“九嶷山”外,另一个意思是凝重、有德行。永州有文化,很清静,远离繁华与喧哗,适合做学问,这很符合他的个性追求。

    处处是文物、处处有文化的永州,对于乐于清静、酷爱历史和国学的张京华,不能不说有巨大的诱惑。没想到笔名用了20多年后,他毫不犹豫地告别京城,举家来到了九嶷山下。

    在永州,张京华如痴如醉地爱上了湘楚文化。他研究楚国始祖、楚国第一位国君鬻子,将不到2000字的《鬻子》做了10万字的《鬻子笺证》,用大量史实考证了鬻子其人、其文的真实性。张京华证实,鬻子90岁时参加周文王的公开招贤,周文王问他这么大年纪还能干什么?鬻子回答:带兵打仗不行,我给你出谋划策。鬻子后被周文王延聘为师。之后,鬻子还做过周武王、周成王之师,活到了110岁高龄。

    他研究湖湘文化,出版了50万字的《湘楚文明史研究》,在学术界首次提出湘楚文明史概念。最近他还上报了出版《湖南文明史》十卷本课题,得到了湖南湘学研究院的支持。

    他在湖南率先开展对湖南和越南文化的研究。他自费1万多元购买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越南典籍《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25卷本,与学生一起写出了《越南人颂元结》等10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公开发表。他写的《三夷相会》论文首次以4万字的篇幅在全国权威社科刊物《外国文学评论》上刊发。在他的影响、指导下,他的同事、学生也对湖南与越南文化史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张京华借助自己担任主编的《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方网站学报》这个平台,发表了大量有关柳学、濂溪学和湘楚文化的论文,让这个二本大学的学报,一跃成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06年,张京华陪同汉代思想研究专家金春峰到永州朝阳岩参观,无意中发现了宋代政治家邢恕的刻石,引发了他对刻石文化研究的兴趣。

    因为特有的地质条件,我市唐宋石刻在全国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然而,我们的石刻的研究却没有启动。

    从这次起,每逢节假日,张京华或独行,或结伴,到九嶷山、浯溪、朝阳岩、淡岩、拙岩等地,风餐露宿,整理、发掘永州摩崖石刻瑰宝。几年来,张京华与同事、学生关于摩崖石刻的研究成果跃居国内领先地位。

  办公室里、家里堆满了书,读书、写书是他最大的爱好

    提起张京华,认识他的很多人都叫他“书呆子”、“愚”教授。

    说到爱好,张京华说,他不看电影、电视,不喜欢各种应酬,不参加与工作无关的会议,平时连手机都很少开。他的最大爱好就是读书。

    走进张京华的办公室和家里,能见到的几乎全部是书。办公室的10个书架上,全部堆满了书;家里也有10个书架,也满满的都是书。

    读书让张京华迷醉。张京华说,好多个冬日的晚上,尽管窗外雨雪纷飞,他读书读得全身发热,有时脱得只留一件衬衣,仍然额头直冒汗水。

    边读书,边思考,在不断的阅读、思考中,张京华有了巨大的积累和收获。

    明末清初大学者、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很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注解。张京华一字一句阅读了30多万字的《日知录》原著,还认真阅读了历代名家500多万字的批注,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写出了120万字的《日知录校释》公开出版。全国古典文献专家栾保群看了张京华的著作后专门给他写信,认为在所有校注本里,张京华的“做得最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永州,张京华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有影响的学术著作15种,古籍典校12种。《庄子注解》、《庄子导读》、《新译近思录》、《湘妃考》等诸子研究、湘楚文化研究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在学术方面的突出成绩,深圳大学聘请张京华担任特约教授、研究生导师;台湾宜兰大学聘请他为政通学者(大陆仅8人);湖南湘学研究院聘任他为永州基地首席专家。韩国、台湾的学术机构多次邀请他去做学术讲座。

  带着学生读书,与学生“教学相长”

    张京华除了担任学报主编外,还兼教中文、新闻系高年级学生选修课。

    谈及张京华老师,学校党委书记陈弘十分称赞他把本科生当研究生来带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张京华自编教材,根据学生的喜好因材施教。

    校园内的桂花树、大樟树下,常常能见到他与学生一起吟读、交流的身影;他经常带领学生走进西山,读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走进柳子街,读柳宗元的游记、小品和《愚溪诗序》,2009年,张京华带领中文系49名学生到朝阳岩,上关于古典诗词选修课。朝阳岩精湛的石刻,优美的诗句,让学生都沉迷其中。一门课下来,10多名学生爱上了摩崖石刻研究。学生汤军、符思毅、欧阳衡明、刘瑞诸等先后出版、发表《零陵朝阳岩诗辑注》等著述4部、论文20多篇。他与学生一起发现最早朝阳岩石刻系唐代大历年间安南都护张舟真迹,这填补了国内对朝阳岩摩崖石刻研究的空白。

     从2004年起,张京华在学校组织成立国学读书会,不分年级、不分系别,面对面、手把手带领学生一起读书、研究。

    国学读书会成立11年来,先后有400多名会员学生参与读书会学习。经张京华指导,会员学生共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7部。其中,30多人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

    许多同行发出惊呼:不可思议!

■ 笔者感言

  永州一“愚” 湖湘师表

    不贪图舒适的环境,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就是中国文人、学者的传统美德。

    作为学者,张京华“愚”在严谨治学,淡泊名利;作为教师,张京华“愚”在无私奉献,诲人不倦。

   学术繁荣,教育发展,离不开张京华式的“愚”。

    为张京华的“愚”点赞!

 

友情链接 / Links

新闻热线:0746-6381474  Email:hnkjxynews@huse.edu.cn

版权所有: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方网站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网站建设: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方网站信息化办